黃灌區甜菜全程機械化高效節水種植示范園位于烏拉特前旗西小召鎮土城子村。以內蒙古中灘糖業有限公司為承接主體,整村推進流轉土地5000畝,示范帶動周邊農戶進行種植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園區采用固定式黃河水直濾水肥一體化和移動式黃河水澄清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企業+農戶+科研院所+社會化服務等模式實行了集約化規?;洜I,園區全程采用北斗導航進行機械化耕、種、防、收作業,全部訂單銷售,有效延伸產業鏈條,全面提升了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2022年園區集成開展"四控”技術和標準化等生產試驗示范,實現控水降耗、控肥增效、控藥減害、控膜提質和高質生態增產增效。在開展高標準農田配套建設過程中,采用激光平地儀平整土地,實現了耕地地力保護和質量提升。
一、 主推技術——固定式黃河水直濾水肥一體化
為更好的利用黃河水資源,針對黃灌區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的水、肥、藥浪費嚴重的問題。2022年,通過烏拉特前旗農牧和科技局與中灘糖廠的科技人員多次試驗研究,共同開發出一套能夠解決黃河水資源利用率低、灌溉不均勻等問題的固定式黃河水直濾水肥一體農業灌溉技術創新裝備。
工作原理:電動水泵將過濾后的水抽送到離心過濾器和溶肥罐中,然后通過滴灌裝置完成農作物根部灌溉。
主要優勢:該套裝備具有省時、省力、省工、方便等特點。在有水源的條件下,根據不同灌溉地塊可隨時根據作物生長需要進行多次滴水,滿足各類農作物在不同時期的肥水需求,實現用水、用肥、用藥精準管控,地膜方便回收。與傳統的大水漫灌相比,可實現平均節水60%、節肥20%、節藥10%,省工50%,綜合經濟效益提高15%以上。同時還可以有效抑制作物病蟲草害的發生。
二、“一增七改”標準化生產技術
“一增”即: 示范區甜菜種植密度增到8000株/畝;“七改”即:人工駕駛作業改北斗導航無人駕駛作業;改黃河大水漫灌為膜下精準灌溉;改散戶經營為合作社+龍頭企業+第三方托管模式;改粗放施肥為甜菜專用肥測土配方施肥,中微量元素結合施用;改撒施追肥為水肥一體化追肥;改普通地膜為國標地膜;改病蟲害散戶防治為統防統治。
三、實現“六雙”效果
示范區實現技術機制“雙突破”、水肥用量“雙減少”、水肥效率“雙提高”、秸稈糞便“雙利用”、耕地生態“雙改善”、品質效益“雙提升”的“六雙”效果,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
四、效益目標
園區通過開展甜菜標準化種植和應用集成技術,畝產可達6噸以上,按每噸訂單價格500元/噸,產值可達到3000元以上,畝均實現純收入1400元以上,每畝減少化肥投入80元、農藥投入10元、水費投入40元、人工投入100元,園區輻射帶動貧困戶30余戶,實現了產業帶動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來源: 烏拉特前旗農牧和科技局
作者: 楊永勝
|